我们常常羡慕名校、老校的办学条件。其实,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优质资源,就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一样,就看你能不能够发现,善不善于利用。

      近日,走访上海小学,校长毛坚琼送我一套上海小学校本教材《我爱上小》。教材一共6册,起始篇是总述《我的快乐乡》,随后是分年级的5册,一年级《我们美丽的校园》,二年级《快乐乡里真快乐》,三年级《走近身边的上小人》,四年级《百年上小光荣历程》,五年级《绿叶连根 上小情怀》。整套教材的主题一以贯之,就是——我爱上小。

      教材内容生动活泼,装帧精美图文并茂。从校徽、校歌到校风,从课程到活动,从进校到毕业;有故事有场景,有历史有现实,有互动有体验;更可贵的是全部编写工作都由上小的老师悉心完成。

      认真看完这套校本教材,油然生发如下感慨:

      其一,要让孩子们从小爱国、爱党、爱人民,那就先从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做起吧。如果,我们苦口婆心的结果,孩子连自己的母校都不喜欢,那么这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

      其二,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动人故事,需要有人去把这散落的珍珠寻找与串联。组织自己的老师和学生来做,寻找与串联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教育。

      其三,每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中都有能人,关键是校长要有发现美的眼光,要有建设美的思路,还要有创造美的胆识。要善于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激活本校师生的才华。

      其四,每所学校的身边都有自己独特的优质资源。我们的眼光既要向外,因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的眼光也要向内,因为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利用历史和现实编撰校本教材只是挖掘资源的一种形式,其实各校的优质资源本身就是形态、内涵各异,所以我们的利用也应因地制宜,各具特色,而切忌机械模仿,千校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