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言自语
深夜,爸爸出差回家。孩子早已进入梦乡,桌上有张孩子的留言条。“爸爸,明天是我生日,我想用自己过年时攒下的压岁钱买您一天的时间,带我去游乐园或者陪我踢会儿球都行,我就想过一个有爸爸的生日。”
用压岁钱,买爸爸的一天时间,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却是外地一家媒体日前报道的一件真事儿。工作忙、应酬多,如今,在很多家庭中,父亲“缺席”子女教育的情况并不罕见。从孩子的衣食住行到选什么学校、学什么特长、交怎样的朋友……所有的一切,都在妈妈的记事本上一一记录。虽然大权在握,记者的一个朋友,一名小学四年级男孩的妈妈,却坦言,她非常希望爸爸更多参与家庭教育。“如果孩子摔跤了,我虽然也会让他自己站起来,但更会直接提醒他,以后看到小石头要小心避让,但他爸爸会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为什么会摔跤,想一想以后怎么保护自己。”她觉得,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孩子的培养上可以互为补充。在她眼里,相比女性,男性天生兴趣广泛、更敢于创新、比较不容易纠结于细节,大局观更强……这些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强大的正能量。
从事教育报道多年,采访过很多优秀的孩子,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但凡爸爸愿意为孩子付出时间和精力,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方法,爸爸们的“怪招”往往非常管用。
徐汇中学毕业生韩笃一,升学时被华师大二附中提前录取。如今,在华师大二附中校园中同样品学兼优。小韩东从来没有上过一个学科类兴趣班,却在爸爸的鼓励下从小练习剪纸,渐渐锻炼出出众的观察能力。这不仅帮助他练就一手绝活,用一支普通的铅笔就能如照相机般精准描绘街景,更养成了做事专注的好习惯,受用终身。
格致中学男生高三赵之玺被清华大学预录取,运动、书法、音乐,样样都好。儿子在做功课,爸爸故意捧着笔记本电脑坐在一旁,打他最喜欢的游戏,故意把声音开得很大声,久而久之,培养出了儿子的抗干扰能力;儿子发觉,打起游戏来,怎么也打不过爸爸,原来是电脑高手爸爸偷偷修改了后台数据,让他明白通关升级不厉害,卖游戏给别人才是高手。男孩小B在华师大二附中成绩优秀,活动能力出色。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一个身边的“男性榜样”,让男孩有成长的方向,让女孩知道,异性身上有哪些优秀的特质可以借鉴。在向阳小学,男教师的比例恐怕是全市小学中最高的。为了增加校园的阳刚之气,校长洪雨露有意识地招聘男教师,全校男教师从原先的十余人渐渐增至如今的近30人。男教师带着孩子们踢球、下军棋、打弹子的身影,男教师给校园带来的,是无可替代的活力和创意。如果这样的活力在家中也能蔓延,多好!
想起在世博会捷克馆门口见到一幅画面。空地上,馆方提供了很多细细长长的木条供游客搭建。烈日下,一名外国爸爸蹲在地上,和身边的小不点一起建造着他们的宏伟建筑。游戏会结束,但是相信有了一次,两次,很多次这样的陪伴,孩子在沮丧迷茫的时候,会想起这样的身影,这样的旋律,伴他们登上山顶,穿过风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