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

      按常规思维,党的工作会议的情形是可以预见的;用思维定势,这样的会议的程式又是可以预料的。然而,2012年12月21日,在南模初级中学举行的2012年徐汇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总结推进会,却让人眼睛一亮:会议签到不用纸,会议材料无纸化,会议进程实时直播,真有一番新气象。

      徐汇教育历来具有创意和想象力、落实力。这次会议,全系统共产党员和党政干部近3000人参会,共同参加集体组织生活会。这么大的规模,按以往的惯例,很难开,更难开好、开得有声有色,而此会,运用网络技术、视频会议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等进行实时直播,实现了无纸化、高效化、智能化。这不能不让人佩服徐汇教育“掌舵人”的眼光与追求。

      说实在的,徐汇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在全市是走在前列的,既讲究传统的规范,又讲究现代的俱进。从原先党建网的更新到“党建e时代”网站的开通,从圈内主要领导的微博到圈外有关人士的介入,呈现出热气腾腾的一片繁荣的景象。

  这种形式上的创意,来自于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徐汇区教育党工委书记王懋功指出,教育党工委作为区域教育的领导核心,必须按照教育专业的特点,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担负起对区域教育实施专业领导,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神圣职责。2012年,徐汇教育党工委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中心任务,创新以党的专业领导引领区域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全面提高教育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在会上,播放的党建巡礼片《方向》,恰到好处地回顾了2012年徐汇教育党建的主要工作,“方向”显示了徐汇党建的地位、方位和品位,显示了徐汇党建的生机、生命、生活。

      党建会议的形式创新,利用多媒体的创意,更来自于对党建工作的立意。也许,在新时期开展党建的背景与要求已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颇有难度。在这种情形下,徐汇党建保持着与时俱进的风格,首先在于对党的建设有一个明晰而坚定的认识和态度。党建在现在这个时候,更有深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无论从党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着眼,还是从提升基层党员的素质入手,都是当务之急。况且,这样的党建有着革新的需求。

      其次,对党建的“方向”、“道路”有一个正确的看法和取舍。党的建设要对各项事业的推进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要在全局的把控上体现引领的价值。徐汇提出加强党对教育发展的思想领导。2010年,徐汇教育有效解决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城区扩大后出现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了全区“南北均衡”的奋斗目标。“十二五”期间,徐汇教育提出“优化适合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之路”的发展新思路。党工委适时提出“教育服务半径”的概念,在全系统党组织中形成共识,努力以学生就近入学的半径为区域,办好老百姓身边的每一所学校。2012年,积极推进南洋模范中学和南洋中学的“初高中一体化”建设,探索“一个法定代表人、两个法人单位、初高中一体化管理”的办学新模式。推进委托民办华育中学管理公办紫阳中学的改革,创新民办与公办学校联动发展的新机制。启动中国中学初中部的南迁,优化区示范性高中的南北布局。引进优质资源,创办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三实验学校和印象幼儿园,努力实现公建配套新开学校的“高开高走”。这样的“方向”定位,充分体现了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充分教育需求的作为,也表现了党建的价值。

      显然,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党建的创新有着极大的空间和施展的余地。徐汇党建的创新,通过新媒体,搭建了便捷有效的联系党员、联系群众的新平台,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意,更是一种清醒深刻的认识和前瞻务实的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