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占林

      2月6日,习近平在中南海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代表欢聚共迎新春。习近平表示,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党外人士而言,要敢于讲真话,敢于讲逆耳之言,真实反映群众心声,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习总书记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就是要让共产党员在社会的每个角落更能彰显共产党员的本色。

      俗话说,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每个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要真正践行这个原则,却不是一件易事。

      首先,要营造一个让人说真话的环境,而这个环境的基本特征就是民主。有了这样的环境,人们才敢说、才会说,我们才能听得到真话。

      其次,要有气度,要容得下那些逆耳之言,“有容乃大”。批评,甚至是尖锐的批评,不能把它理解为对自己权威的挑战和对自身能力的质疑。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成绩,不说也跑不掉,批评,是别人对你的信任,是对你改进工作的能力的肯定和期待。

      再次,要诚恳。光有气度还不够,对有益的意见要听得进,并能换位思考,多角度思考。用批评的意见作为反思的切入口,冷静地分析,这就是“从善如流”。

      最后,要务实。对合理的意见,即便言辞比较激烈,也要及时的采纳,真正用得上。这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所谓不易,就是我们的“面子观”和“政绩观”往往会成为践行这个原则的最大阻力。而要破除产生这些阻力的价值导向、舆论导向以及思维习惯的社会环境还不成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真正做到“听得到、容得下、听得进、用得上”,还得我们党上下一起来持续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