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锡荣
今年的“创优质学校”方案评审工作从三月就开始了。明显感觉到就整体而言,小学校长们更加重视“创优”工作,对方案的制订做了较全面的思考,对学校发展的设计主要聚焦在推进课程与教学、发展师资专业两大方面。为数众多的学校在改进实践上其实做着差不多相同的事情,区别主要在于思路是否清晰、抓手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区别在于怎么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区别在于预期效果的凸现上。
学校发展生长点的选择,往往与校长对学校具体情况的判断有密切的关联。影响学校改进效果有多种因素,也与生长点选择是否得当有关。笔者以为改进策略和选择方法是最关键的两个因素。其实,“改进策略”既体现一种思想,又涉及行动。说白了,就是在思想的指导下选择路径,或者说,选择突破口,通过哪些步骤、做些什么、怎么做。立足学校实际,研究学生,研究教师,是“改进策略”的前提,找准路径是关键,行动研究是保证。再好的理念,需要落到实处,学校的愿景才能达成。
不少学校的创建方案表明,“创优”是通过教育教学思想的更新发展学校,其中包括三类课程的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校本培训机制的完善,还有学校的文化建设。学校成功的主要标志是学生得到发展。问题是,如何在三年创建中呈现办学效果呢?方案是否需要确定重点项目来突破退进呢?从有些学校的方案来看,没有显现,还有个别校长没想清楚“优质”的根本是什么。其实,学校常规工作的优化、教育质量的优化、学生更好地成长是最根本,无论是创建方案,还是重点推进项目,都需要从这一立足点出发。
学校的改进,需要校长坚守对教育本质的追求,需要在实践中彰显教育理念。有效的学校改进,首先需要选择切合学校实际的改进策略,选择路径,突出重点,即着力点(学校发展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稳步推进全面工作。
徐汇的小学争先“创优”的意识很强,对学校内涵发展的思考在深入,蓝图在施工,行动在落实,期待着更多的学校成为“新优质学校”——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2013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