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机会参观了世外小学PYP部学生的毕业展览,很巧王懋功书记也在,听着学生自己的介绍,我们真为孩子们的聪明才智高兴。
世外小学PYP部的教学模式有个明显的特征:注重质疑。他们培养的学生,爱思考、善质疑、会交流、富想象,充满活力与朝气。
质疑,原本就是思维的一个重要品质。我们都说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然而,如果学生连发现问题的勇气和能力也没有,又奢谈什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呢?
遗憾的是,我们的有些教育规则,常常是在剥夺甚至扼杀学生质疑的权利。
近日,网上热传有个材料作文题:小鸟飞越太平洋。材料介绍大致如下:有一种鸟,能够飞越太平洋,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飞行中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树枝扔到水面上,它停在上面休息;饿了它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就在树枝上睡觉。谁能想到,小鸟成功飞越太平洋,靠的却仅是一小截树枝。试想,如果小鸟是把鸟窝和食物等用品都带在身上,那小鸟还飞得起来吗?
煞费苦心的出题老师不会想到,这样一个绝对励志的好题目,居然有考生写了篇《我不相信傻鸟的道理》的奇文,文章运用物理学关于浮力计算的公式,推算出:如果是一公斤重的鸟最少要衔2立方分米的树枝,才有可能成功。因此,他质疑这道命题的真实性与可行性。
或许这个剑走偏锋的考生的推理不完全切合实际,但他也不会想到,结果这篇作文的成绩是零分。
我专门请教了物理教师,多数人认为这个学生的质疑是有道理的。
我知道,文科与理科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作文的评分标准与物理的计算原理也是不能划等号的;但是,我还是要说,尽管这样的作文算不上是优秀的范文,但也绝对不应该是零分。至少他的质疑精神、他对所学知识的大胆运用以及对自己思想的流畅表达,就应该得到肯定,得到合理的评价。
舆论一直诟病我们的学生缺乏创造力,我曾经在上海教育撰文反诉:中国孩子并不缺乏创造力,他们缺乏的是自由想象的空间,自主选择的兴趣和自强不息的理想,现在看来还要加上一句,他们还缺乏质疑的权利!
请教育规则的制订者、教育教学的执行者以及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把质疑的权利、勇气还给孩子吧。我们不是很欣赏爱迪生的那句名言吗?“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可惜许多人不知道这名言还有更关键的后半句:“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而质疑正是产生灵感的先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