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已过,开学在即。教育部新闻发布,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中国梦”为依托,主题是“乘着梦想的翅膀”,节目用嘉宾演讲、人物故事、互动体验、文艺表演等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孩子们呈现一堂别开生面的“梦想课堂”。

      自2008年首播以来,《开学第一课》已成为秋季开学送给全国中小学生的特别礼物,常常会给孩子带来别样的新奇与感悟。

      然而,笔者希望梦想要照进现实,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要联系学校实际,进而备好、上好自己的“开学第一课”。

      希望这“开学第一课”,不仅要务虚,而且要务实;不仅要认识“感动中国”的英雄人物,而且要寻找我们身边的“草根英雄”;不仅要讲述宏论大义,而且要示范微观细节;总之,不要让“第一课”变成只是一个花哨的过场,匆匆听过、看过,就不了了之。

      希望这“开学第一课”,是调节学生心绪的一课,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一课。我们不能仅着眼于狭义的40分钟,而要策划好开学初的一个阶段。漫漫的、酷热的一个暑假,有的孩子身心得到了放飞,有的孩子依然纠结于煎熬。学校和老师要运用教育的智慧,把孩子们玩野了的心思收回来,让孩子们在假期中遇到的种种见闻、疑惑在集体的交流中,得到释放与解答,重新集结在愉快的、温馨的教室和校园里。

      更希望这“开学第一课”,能从新学期伊始就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开一个好头。8月22日,教育部发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这是教育部治理学生课业负担顽症的一个姿态,当然是一件好事。但细观其中的有些规定,上上下下各级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不知规定、通知了多少次,但最后真正落实、执行到位了几条呢?但愿这一次规定能真正令行禁止,讨论、执行出成效来。

      从这个期盼出发,我想这“开学第一课”,不光是学生、老师、校长要收看,而且社会方方面面都需要了解;这《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不仅学校要讨论,而且也要征求家长意见,更加关键的是政府部门、领导人士尤其需要好好领会与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