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汇区的教育高地上有众多的名校和名师,但在许多普通的学校,普通的教师中也有不少可敬可佩之师,他们都是徐汇教育之宝。
零陵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完中,梅园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在这两所学校里有许多默默无闻,勤勤恳恳,一心扑在教学上,无比热爱学生的教师,陈悦、傅琳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两位。
陈悦老师长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由于勤于思考,努力实践,形成能引导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教学特色,使普通完中的学生在化学学习上不输于徐汇区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作为零陵中学化学教研组组长,陈老师带领教研组的老师,组成了强有力的团队,成为徐汇区示范教研组,显现出学科的优势。陈悦老师本人被评为2010年全国二期课改优秀教师。
在一所普通完中竟有如此的课堂教学境界实在让人不得不佩服陈老师的教学能力和艺术。
陈老师在教学上讲究真实度。教学过程中,在具体化学情景下进行教学,即利用实验手段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如:让学生在实验中寻找兴趣和规律,放大反应微观过程,为学生设置两难情景等。利用实验的方法,虽然授课课时较传统方法耗时多,但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体验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从整体来看,真实的实验教学省去很多重复的讲解,提高了教学效果。
陈老师教学上讲究互动度。注重反馈的及时性,同时也能利用各种反馈渠道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师生互问互答的教学形式,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及时解决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问题。
陈老师教学上有高度。能从知识框架结构角度对课本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重点放在各知识点在知识框架中的地位、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联。通过课程统整完善了自己的知识教学框架,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提高了教学效率。
所以走进陈悦老师的课堂,你会感到陈老师就像一块强大的磁铁,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她的周边,或聚焦黑板,或聚焦实验,或聚焦问题的探讨;整个教室就像一个共鸣箱,课堂上师生思维共鸣,呼应共鸣,情感共鸣。
傅琳老师是一位以科研引领课堂教学的智慧型教师,曾参加教育部课题的研究,领衔过多个区级课题的研究,应邀参加过国际数学学术年会,获得徐汇区教育系统行政记功奖励、“耕耘奖”、上海市园丁奖等十多项市、区级奖励或荣誉称号,被评为徐汇区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
傅老师所在的学校是地处徐汇区比较偏远、生源和师资都比较困难的普通公办初级中学。进入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数学基础薄弱,数学学习比较困难。
如何解决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全面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如何打造一支有教学实战能力的数学教师队伍是傅老师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的工作。
2011年被命名为梅园中学数学学科基地后,作为基地主持人,傅老师提出“数学学困”是普通公办初级中学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所以确定《普通公办初级中学数学学困成因和转化指导研究》为学科基地的项目课题,希望借此项目研究让学困生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获得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业成绩明显进步。同时,促进学科基地成员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有明显提高,逐步形成并完善本学科基地的特色。
在对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过程中,基地成员们都积极学习研讨、群策群力、团队协作,在频繁的磨课、研讨、提炼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
到目前为止,傅老师带领团队已经完成近十多个这样的知识分叉点的研究,其它的也在同步研究中。
通过这些教学策略的实施后,学生的这方面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已获初步提高。据统计,连续几届学生进校的全区摸底统测反映,该校学生六年级进校时的成绩处于全区的后位,及格率仅70%左右。经过在解决数学学困生的问题方面的探索、实践和研究,近三年的中考,数学的合格率已达100%,优良率达80%以上。
傅老师就是在这样一所普通的公办初中里努力撰写教育均衡化的大文章,可歌可颂。
在徐汇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里象陈悦、傅琳这样的老师还有不少,他们都是徐汇教育之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