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日前,北京市市委常委会通过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根据该预案规定,北京发布空气污染红色预警时,即预测未来持续三天出现严重污染时,中小学和幼儿园将停课。
首都带了个好头,顺乎民意,合乎人性,孩子们终于有望在重污染的天气里,不再“强迫吸毒”去上学。
由此想到,前不久,台风“菲特”来袭,十一黄金周最后一天晚上,上海就开始大雨滂沱,到10月8日凌晨气象信息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待到早晨7时38分更换成了最高等级的暴雨红色预警。警报虽然不慢,但许多中小学生和家长还是在这个早晨经历了一次栉风沐雨的辛劳,许多家长赶在上班早高峰之前先把孩子送到学校,自己再冒雨赶去单位;结果人刚踏进办公室,气还没喘停,又收到老师短信通知,因为天气原因学校下午停课,请家长中午前来接送。这让不少家长猝不及防,又是一番手忙脚乱的折腾。事后,有些家长难免有所怨言:气象部门的预警为什么不能早点发?教育部门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做停课决定?
平心而论,现在的气象部门和教育部门,在应对灾害性天气的服务上已经进步了不少。暴雨前夜,气象预报滚动播出,各色预警及时通过多种渠道发布;市教委及许多学校已经设法通知家长,明晨上学途中务必注意安全,因暴雨和交通延误到校,不作迟到处理。而暴雨当天,等接到市政府有关部门决定停课的指令后,又迅速层层传达,作出相应应对。各级领导视察灾情,徐汇区许多学校的校长、老师冒雨护送学生。但是,人为的决策还是赶不上自然的突变,规范的程序还是缺少了一些更人性化的灵活处理。
比如说,我们能不能规定:当气象预报发布灾害性天气的红色预警时,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都将自动停课,以确保孩子们的安全,也可以大大减轻家长、学校乃至整个城市的负担和焦虑。当然,这样的选择也有“乌龙”的可能,上海曾经在2007年、2010年全市两度因台风预警要求学校停课,然而,两次都有惊无险,台风与上海擦肩而过。但与孩子们的安全相比,我们宁可选择这样的“虚惊一场”。
其实,类似的做法,香港早已习惯成自然。中秋期间我去香港探亲度假,返程前一天,强台风“天兔”来袭,港岛一时风雨交加,我问亲友这样的天气,你们怎样上班,孩子怎样上学?亲友的回答很谈定:香港市民对台风早已习以为常,只要气象部门发布8号风球预警,企业自动停工,学校自动停课,直到警报解除。
但愿,上海有关部门也能早日修改制订出更合情合理的应急预案。

